首 页

新闻动态

解决方案

硬件产品

软件产品

下 载

留 言

联系我们

计算机在盲文出版领域的应用

(来自中国盲文出版社 崔秀珍)

 

很多盲人朋友来信询问:现在,盲文版的书籍是怎么印出来的?飞速发展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对盲文书籍的出版有帮助吗?请看一位盲文出版工作者的解答--计算机在盲文出版领域的应用。

中国盲文的发明,为我国盲人打开了通向知识世界的大门,使盲人朋友们也能受到同明眼人一样的文化教育,用知识武装自己,对盲人朋友一生的生活与工作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盲文出版社是全国惟一一家专门从事盲文出版、印刷、发行的单位,几十年来,为盲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食粮。但是,长期以来,很少有人知道盲文书籍出版的具体工艺流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这里,我们根据盲人朋友的要求,对盲文书籍的制作工艺作一个简单介绍。

十多年以前,我国盲文的印制出版工艺一直处于落后的状况,还是沿用很落后的生产工艺:制版人员将汉字文稿译成盲文,利用机械式制版机打在铁板上,然后用很笨重的压印机打出校对样,送校对人员校对,发现错误记入正误表,交回制版人员,制版人员再在制好的铁板上,用木榔头将错误敲打平,再用盲字修改器打上新点,如此反复进行好几遍(一校、二校、通读),才能交付印刷,用这样的工艺制出的盲文书刊,因为有人工修改的盲点,势必给盲人读者的阅读带来很大的不方便。

1986年,盲文出版社和北京市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共同开发研制微机盲文信息处理及制版系统,并于198712月研制成功,还获得了新闻出版署的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在,录入人员利用电脑的标准键盘,将汉文稿件直接译录成盲文。采用的是清华大学茅于杭教授提供的"盲人键"软件,方法是将电脑键盘上的"FDSJKL"键,定义为盲文的"123456"点,录入人员将汉字文稿直接译录成盲文,再用排版软件进行编辑。这个过程是:按照盲文的版式要求,正确识别盲文分词连写中的每一个音节,在行尾部能将词在音节处分开,并在另起行的起始点自动加上连接号,并按盲文的行禁则、页禁则排出最佳版式,自动分页,加上页码,还可以进行中西文、科学符号及数字表达式的混合排版,并可以任意选定每行方数、每页的行数,可以用修改过的排版文件进行再排版,排好版的文件,经过盲文刻印机打出校对样,供校对人员校对,录入人员再根据校对出的正误表,在文件上改正,改动起来也非常方便,几个校次后,就可以用正确无误的文件,制作盲文印版了。
   
制作盲文印版的工作是:从录入人员拷贝来的正确无误的文件,再进行制版前的处理,将盲文文件转换成ASCII码,也就是制版机能识别的信息码,用计算机来控制制版机,制作出供印刷机印刷的盲文铝版。制出的印版,不用修改,点子均匀,为确保书刊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比原来的老工艺,提高了效率数倍,而且节约原材料,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出书周期,现在,盲人朋友们不会再抱怨书刊的点子不清楚,而且也绝没有吃点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盲文制版机还可以制作出图形来。现在的高中课本中,像数学、物理等书中都有许多的几何图形、图表、图案,我们就利用制图软件来编辑绘制各种图形,尽量保留汉文版书中的图形,为盲人学生读者提供最周到的服务,使他们学习起来方便快捷,增强了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

我们的校对工序,也由单一的唱校,发展到可以用点显器校对了。盲人同志可以自己利用电脑,接上点显器来校对,边校对,边改错,一次完成,不用录入人员再修改了。

现在,印刷工艺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将印版装在轮转印刷机上,一会儿的功夫,几百张成品就印刷好了。

采用微机进行盲文信息处理及制版,是实现盲文生产自动化的必由之路,也为开辟盲文生产新领域、新品种创造了条件,为进一步开发计算机在盲文出版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来,盲文出版社与别的单位合作开发了阳光盲文编辑排版专业版软件,即将投入使用。它是运行在WINDOWS环境下的,而这十几年来用的这套系统是运行在DOS平台的。随着科技迅速的发展,我们运用的系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方便快捷;也会越来越造福于盲人朋友。

Copyright © 1992-2013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