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开通暨电影《绽放》首映式 (2008-10-14 来自国家图书馆) 2008年10月14日,第二十五届国际盲人节前夕,中国残联信息中心、国家图书馆、中国盲文出版社、中国盲人协会、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北京市盲人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开通仪式暨电影《绽放》首映式在我馆隆重开幕。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申知非,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张旭,国家图书馆馆长、党委书记詹福瑞,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志军,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杨佳,北京市残联副理事长吕争鸣,中国残联宣文部副主任王涛,中国残联维权部副主任马玉娥,中国残联组联部副主任邹柏林,中国残联信息中心主任崔慧萍,中国盲文出版社社长张伟等出席了仪式。相关单位的领导及盲人代表近150人参加了仪式。仪式由我馆副馆长陈力主持。
周和平在讲话中说,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人民群众平等、自由地在公共图书馆获得所需信息正在逐步实现。特别是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不仅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的开通,是关注盲人朋友文化诉求、促进盲人朋友共享公共文化服务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此举不仅是对残疾人文化权利的尊重,也是图书馆自由平等原则的体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申知非在讲话中说,根据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国目前共有8296万残疾人,其中1691万人有视力残疾。这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在文化部的直接领导下,国家图书馆秉承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与中国残联信息中心、中国盲文出版社共同推出了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詹福瑞在致辞中说,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重要的文化基础设施,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以满足残疾朋友对知识的需求和渴望。我们将不断丰富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以期更大限度地满足盲人朋友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国家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志军在致辞中感谢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怀,以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帮助,并在国际盲人节到来之际,向盲人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 随后,国家图书馆、中国残联信息中心、盲文出版社三方代表签署了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建设长期合作协议书。杨佳点击开通了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 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由中国残联信息中心、国家图书馆、中国盲文出版社共同建设,遵循国际标准,采用多种比较成熟的信息无障碍技术,本着公益性服务、信息读取无障碍、边建设边服务、资源特色化及共建共享的原则服务于盲人。盲人朋友通过读屏软件,可免费收听到国家图书馆精心准备的电子图书、音乐欣赏、在线讲座等丰富的数字资源。网站先期推出了近200册电子图书,500首音频和500个视频的数字化资源。其中,电子图书部分涵盖了我国古代优秀文化成果中的经、史、子、集四部分内容,共计9770万字,根据盲人朋友提供的书目名单,还收录了医药卫生、现代文学、日常生活等各方面内容,力求为盲人朋友提供最全面、最实用的信息;“在线讲座”栏目推出了300多场经典讲座,内容涉及音乐、民俗、健康等方面,使盲人朋友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一场场精彩的听觉盛宴。今后,每年将完成不少于200册图书、30场视频讲座、500首音频文件的内容,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盲人朋友的实际需求。 盲人朋友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由于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环境的障碍,盲人在获取信息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盲人文化服务的渠道和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开通仪式上,举行了以展现盲人为代表的残疾人群体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影片《绽放》首映式,为参加活动的盲人朋友献上了一份浓重的节日厚礼。
|
Copyright © 1992-2013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研究中心 |